2018-10-26 06:00 383
10月16日,由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泉州市社科聯主辦,泉州商報、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經管系承辦的泉州經貿大講堂第二講“開講”。此次活動,由福建閩臺農產品批發市場、泉州農產品經紀人協會、泉州物流商會等協辦。講堂主題為“農產品電商物流配送一體化”,泉州市農產品經紀人協會秘書長黎連恒、泉州物流商會秘書長張永矜以及福建閩臺農產品市場總經理林成績,圍繞該主題進行深度探討。
黎連恒:抓住“互聯網+流通”
(泉州市洛江小蜜蜂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泉州市農產品經紀人協會秘書長)
泉州市從事農產品電子商務的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有2000多家。2017年,泉州市十大農產品電商平臺銷售額達25億元。
農業電商和工業電商是不同的,工業電商好比“大河流水”,農業電商在我看來是“逆水行舟”。我認為,農業電商從業者首先要定位好自身位置。農業是立國之本,在電子商務遍及商業領域的當下,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中,農村電子商務也應該發揮巨大的作用。農村電商能以數字化、信息化的手段,通過集約化管理、市場化運作、成體系的跨區域跨行業聯合,構筑緊湊而有序的商業聯合體,降低農村商業成本、擴大農村商業領域、使農民成為平臺的最大獲利者,促進農產品利潤增長。
農業電商要抓住國家實施“互聯網+流通”行動的機遇,突破農產品流通中信息基礎設施和冷鏈運輸滯后等“硬瓶頸”,幫助農民、合作社等農產品經營者尋找完整而開放的倉、配、客、售后等全供應鏈一體化服務體系,服務三農,幫助農產增收致富。同時農產品要保證良好的質量,做到“物以稀為貴”,通過電商渠道更好地抓住市場。
張永矜:農業電商需探索新模式
(泉州物流商會秘書長)
泉州市作為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東南區域物流中心城市,發展現代物流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幾年來,得益于國家和省、市現代物流扶持政策和物流市場的逐步成熟,特別是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物流產業發展工作,泉州的現代物流產業得到了蓬勃發展。但是受限于自身競爭力和外部挑戰,物流產業也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壓力。
農產品電商存在其特殊性,它不像工業產品標準化水平高,實際上我國農產品的標準化一直非常低,但其物流成本卻非常高。農產品進城的物流體系尚處于初級階段,物流集散較為薄弱,要逐漸完善農產品產地預冷、全程冷鏈配送等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通過完善全國農產品流通的骨干網絡,構建鮮活農產品直供直銷體系。值得一提的是,我國農產品電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成熟的經驗。這并非是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而是缺少一種模式,也就是建立和實施農產品B2B電子商務平臺。另外,農產品物流配送的核心問題——同城配送也存在兩個至關重要的因素:配送的價格和配送的服務,這就要求現代農產品物流需要兼顧協同、創新、活力三大因素。
林成績:冷鏈物流發展時機成熟
(福建閩臺農產品市場有限公司總經理)
兩岸農產品貿易的發展過程“路漫漫其修遠兮”,從1981年中國內地在沿海開辟臺灣輪船停泊點開始,兩岸農產品的貿易就此拉開了序幕。閩臺農產品市場是在兩岸關系發展新時期的大背景下,以開展對臺農產品貿易為特色的兩岸農產品集散中心和交易平臺,以對臺農產品貿易為主,兼具農業產業帶動,農產品冷藏、加工、物流等一系列功能的大型涉臺、涉農民營商貿企業。
從產業發展角度來看,冷鏈物流保證了運送過程中生鮮農產品安全與品質不受外部環境損害、減少農產品損耗。我國冷鏈物流發展時機已經成熟,隨著冷鏈市場不斷擴大,冷鏈物流企業不斷涌現,并呈現出網絡化、標準化、規?;?、集團化發展態勢,但是還存在一些瓶頸,需要物流行業突破難關。我認為,發展對臺農產品貿易冷鏈物流,要構建快速、便捷的通關服務,要推動制定統一的冷鏈物流標準,要設立農產品監管查驗場。
本文暫時沒有評論,來添加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