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2 20:25 56
青得里鎮托郭生布呼村位于博樂市城鄉結合部,地下無資源,地上無工廠,260戶村民守著2300畝耕地種植玉米、小麥等作物,產業結構單一,加上缺乏致富項目,人均收入一直低于全市一大截。
博樂市林業和畜牧獸醫局駐村工作隊入駐后,依托該村區位優勢,以特色林果、花卉作為主導產業,大力發展農民合作社,引導農民通過合作和聯合發展高效農業,走出了一條增收致富的新路。
蔬菜大棚
任雁領是村里的種植大戶,地不少種效益卻不高的問題困擾了他很多年,為了改變現狀,他嘗試建了一個3畝的大棚,種植了西瓜、葡萄、草莓,一年下來,收益翻了好幾番。任雁領的大棚讓村民看著眼熱,但卻沒有幾個人敢嘗試。
“一座大棚要投資好幾萬元,即使投得起也不敢投,一是不會種,二是沒處賣?!贝迕裰旒疑降脑挼莱隽舜迕竦膽n慮。
社員在合作社工作
單打獨斗不行,合作發展才有出路。嘗到了甜頭的任雁領有了擴大大棚規模的想法,工作隊因勢利導,幫助任雁領注冊成立了綠佳種植專業合作社,“每畝土地流轉價格500元,入社社員可以分2—6座大棚,不種大棚的社員可以在合作社務工,每天收入不少于100元”的一系列優惠條件,讓連片流轉土地的120戶村民成為了綠佳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社員。
種大棚,種植技術是關鍵。針對部分農戶缺乏種植技術等問題,工作隊邀請州市兩級農業技術專家,利用農牧民夜校定期開展培訓,走村進戶入棚“面對面”技術指導,對120名社員進行了5次專業技術培訓,并聘請1名專家作為合作社的專業技術指導,徹底消除了社員的后顧之憂。
專家現場培訓指導
一大早,村民王玉義就趕到自家溫棚采摘小白菜。王玉義是托郭生布呼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多年來,她和許多村民一樣,靠種植玉米維持生計,一直在溫飽線上掙扎?!敖衲?,我在合作社租了3個溫棚,寒冬時節照樣種菜。除去成本,收入肯定超過1萬元,現在的日子真是越過越有盼頭了!”對于現在的生活王玉義一臉滿足。
村民李相忠原先種了8畝玉米,今年將家里的土地流轉給合作社后,管養了3個大棚種植葡萄,“原來種植葡萄沒有想象中那么難,收益也非常高,是工作隊為我們創造這么好的條件?!崩钕嘀腋屑さ卣f。
合作社無公害蔬菜
專業合作社成立了,要想更好地發展,必須有穩定的市場和規范的管理。為此,工作隊幫助合作社建立了統分結合的運行機制:農戶作為生產主體,負責承包管理大棚;合作社統一規劃、統一供苗、統一采購生產資料、統一技術管理、統一品牌銷售。為確保種植的果品綠色無公害,工作隊積極協調農業、質監等部門,爭取項目資金10萬元,為合作社購買了農藥殘留檢測設備,幫助合作社成功申請水果無公害認證11個,統一注冊“青得禮”商標,從源頭上把控果蔬質量。
為了尋找銷路,蔬菜出苗、果樹開花時,工作隊就依托微信朋友圈、QQ群、公眾號等,積極宣傳合作社的綠色產品,為果蔬成熟后的銷售打好鋪墊,通過“農超對接”“農校對接”“農企對接”等途徑開拓市場?,F在,全州20多家市場、10多家果品超市都有綠佳種植專業合作社的銷售柜臺。
在工作隊和合作社的共同努力下,合作社生產的葡萄、草莓、圣女果、西瓜等果品,畝均收入3000元以上,總收入達1300余萬元,帶動全村人均增收5000余元。
花卉超市
在發展大棚蔬菜、水果的同時,工作隊引導村民積極嘗試溫室花卉栽培。綠佳種植合作社花房內,綠蘿、仙人掌、吊蘭、君子蘭……一派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各式各樣的花卉讓人大開眼界,仿佛走進一片花海。
隨著合作社的不斷發展壯大,社員們的信心更足了。除了溫室大棚,還投入資金建成了占地8400平方米的蔬菜加工配送中心、1個現代化大型智能溫室、果蔬種植園、花卉中心、配送服務中心和游客體驗采摘的休閑農業觀光園。
游客體驗采摘
如今的托郭生布呼村,花繁葉茂,不負其名。走進大棚環抱的村里,柏油路縱橫交錯,鄉村旅游、高效農業的發展,為這個村子帶來新的活力和生機。托郭生布呼村正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越走越寬,一幅巷道美、庭院凈、村民富、鄉風淳的詩畫圖景正徐徐展開!
本文暫時沒有評論,來添加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