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7 14:07 360
這幾天有件事讓我很是苦惱,年過50的老爸去體檢,醫生建議他多吃蔬菜,可是他偏偏對蔬菜深惡痛絕,說只有吃肉才有力氣,到最后甚至說我是不是為了省錢才讓他吃蔬菜……
天地良心啊,現在優質蔬菜可不便宜好么?
后來跟其他有孩子的朋友聊天,我發現小朋友們也大多不愛吃蔬菜,這可不行,蔬菜的好處辣么辣么多,我覺得有必要好好重申一下它的重要性。
蔬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和植物化合物,對平衡膳食具有重要作用。尤其蔬菜富含的膳食纖維在促進腸道蠕動、加速代謝方面功效顯著。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天攝入的蔬菜量為300-500g。
小提示:膳食纖維可以清潔消化壁、增強消化功能,同時有助于排出食物中的致癌物質和有害物質,有效預防癌癥的發生。
蔬菜分為綠、紅、黃、白、黑五色,中醫認為五色分別對應人體的五臟,綠色養肝、紅色養心、黃色養脾、白色養肺、黑色養腎。
常見問題1:根據不同人的烹飪習慣,有的小伙伴喜歡處理蔬菜的時候先洗再切,當然也有人更習慣先切再洗,那么哪種方法更有優勢?
答案:先洗后切更合適。
理由:先洗后切可以避免水溶性物質溶解到水中,更好地保留營養素,不過最好也不要切的太碎,以免營養物質流失過多。
常見問題2:哪些蔬菜烹飪的時候需要焯水?
答案:質地比較堅硬的蔬菜,如西藍花、芹菜等。
理由:焯水后再炒可適當減少烹調過程中的翻炒時間,營養素流失較小;含草酸的蔬菜(菠菜、莧菜等)不利于人體對鈣的吸收,焯水后可去除大部分草酸;此外,高溫沸水也可去除農藥和蟲卵殘留。
補充:
1)焯水可以去掉蔬菜中的草酸和植酸(草酸和植酸會在腸道內與鈣結合成難吸收的草酸鈣和植酸鈣,干擾人體對鈣的吸收,也會影響其他礦物質的吸收);
2)焯水不當會損失一些水溶性維生素,建議采用沸水、多水量、短時間的焯水處理方法,洗完菜之后先焯水在切菜也是可以的哦!
3)焯好水的食材應該立即過涼水,迅速冷卻,也可以減少營養流失。
常見問題3:炒蔬菜的正確方法是?
答案:大火快炒。
理由:長時間高溫加熱容易破壞維生素C、葉酸等營養成分,減少翻炒次數、縮短加熱時間,可使營養物質保留的更多;此外,水越少,營養物質的損失也越少。
要分析蔬菜生吃還是熟吃好,我們首先需要看看這兩種處理方式各自的優缺點。
生吃:
優點:營養物質保留程度高,生吃更易吸收;生吃簡單易行,低油低能量;
缺點:安全性較低,敏感的人容易腸胃不適;不宜大量食用;
熟吃:
優點:
(1)提高食用數量,容易吃進去足夠的量;
(2)某些脂溶性營養素(如維生素K和類胡蘿卜素),用油炒更容易吸收;
(3)更衛生,加熱能殺滅病菌蟲卵、某些抗營養物質和破壞維生素的氧化酶類;
(4)烹調可以提高蔬菜中鈣、鎂元素的利用率(焯燙后去除了草酸和植酸);
(5)烹調還可以軟化膳食纖維,對于腸胃虛弱、消化不良等患者比較有益;
缺點:損失某些不耐熱的維生素(如維生素C);容易攝入過多的油和鹽;
小提示:
1.控制油攝入過多的方法:蔬菜炒好裝盤之前,將鍋傾斜一會,讓菜里的油流出來再裝盤;
2.控制鹽攝入過多的方法:不要太早放鹽,起鍋前再撒鹽,并且減少用量;
小結:
總的說來,熟吃更好一些。建議以熟吃為主(猛火快炒,少油鹽),搭配涼拌生吃蔬菜為輔。
01 讓五顏六色的蔬菜豐富餐桌,盡量多種類的食用;
02 蔬菜先洗后切更合適,部分蔬菜需要焯水;
03 蔬菜宜使用大火快炒的方法烹調;
04 生吃熟吃各有利弊,相互搭配效果最佳;
很高興遇見你
路很長,陪你慢慢走
本文暫時沒有評論,來添加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