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0 00:21 456
“農產品上行是從根本上解決貧困農民增收、地方脫貧致富的方法,是發展縣域、農村經濟的重要抓手。目前,蒲江縣農產品電子商務已成為蒲江縣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彼拇ㄊ〕啥际衅呀h商務局局長李敏告訴記者。蒲江地處川西淺丘區,綠色生態本底雄厚,特色產業發展良好。近年來,蒲江借勢發力,不斷夯實扶持政策,優化發展環境、勇于探索致富之路,助推當地農業農村農民深度觸網。推動農產品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有力破解農產品“上行難”問題,走出了一條獨具蒲江特色的農村電商發展道路。
蒲江縣2015年被評為成都市農村電子商務示范縣,2016年成功申報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被京東集團授予“京東農村電商推廣示范區”,榮登阿里研究院公布的“中國農產品電商50強縣”排行榜,榮獲天貓“消費者最喜愛原產地”稱號,第四屆全國縣域電商大會上喜獲“中國電商示范百佳縣”。2017年,全縣電子商務交易主體達3449家,電子商務交易額73.98億元,網絡零售額達18.29億元,農產品線上銷售8.5億元。今年1~10月,蒲江縣電子商務網絡零售額達19.02億元,預計全年超過23億元。其中農產品7.6億元,預計全年達9.5億元。
天時地利人和成就蒲江電商良好的產業支撐是蒲江成為電商發展熱土的基礎。蒲江特色農產品豐富,擁有四大地標產品:獼猴桃、丑柑、雀舌、米花糖。集中連片發展優質獼猴桃10萬畝、茶葉10萬畝和柑橘25萬畝,成功培育了“獼猴桃”“丑柑”“雀舌”三大地標產品,構建起“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體系,三大地標產品品牌價值超過300億元。好的產品是發展之源。蒲江縣商務局副局長高楊告訴記者,為確保農產品邁向高端市場,蒲江縣從源頭確保農產品品質。蒲江在全國率先推進有機產品認證示范縣建設,開展耕地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通過實施品種品質品牌的“三品提升”。建立“四位一體”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制,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先后成功申報“蒲江雀舌”“蒲江獼猴桃”“蒲江丑柑”“蒲江米花糖”4個地理標志保護品牌,獲評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示范區。有了規模和品質的“雙保險”,蒲江電商發展的產地優勢愈漸凸顯。
如果說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特色產業是蒲江電商發展的先天優勢,電子商務產業園的打造更是錦上添花。蒲江縣電子商務產業園,占地面積50畝,建筑面積約25400平方米,分為公共服務中心、倉儲物流中心、人才公寓、配套服務區。園區建成四大服務功能板塊:公共服務功能、企業孵化功能、人才培育功能、物流配送功能。
2015年12月投入運營,目前入駐電商企業70家、創業團隊21家、大學生創業項目16個、快遞物流企業7家、包裝服務企業4家,法律、會計師事務所、融資擔保企業等服務類企業也相繼入駐園區?!捌呀h政府各部門在培育電子商務主體、電子商務產業園建設、電子商務進農村、積極推動線上線下融合、優化電子商務發展環境等方面打‘組合拳’均進行相對應的扶持獎勵政策。如房租減免扶持、銷售額分段獎勵、銀行貸款貼息和擔保貸款補貼、物流補貼等。目前產業園正在促進電商孵化器、加速器實驗室的成立,它的完成將對蒲江電商的發展更上一層樓?!比腭v電商產業園的征國電商總經理胡開林表示。李敏告訴記者,目前蒲江已經形成完整的電商產業鏈,從生產全過程到采摘、分揀、加工、包裝、儲藏、銷售等各環節制定執行農產品及銷售標準。針對農戶分散種植特點,制定了施肥、用藥、采摘等自律規范和監督措施,以保證品質要求。近年來,蒲江先后制定實施了茶葉、獼猴桃、柑橘等28個品種的地方特色農產品標準,印發《蒲江縣電子商務市場監管機制》和《蒲江縣電子商務信用評價體系》,從電商銷售各個環節有效規范網絡市場。
此外,鼓勵社會資本加大冷藏保鮮、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全縣已形成冷藏物流和保鮮氣調庫達9萬噸的全冷鏈配送能力。為有效解決生鮮農產品保鮮、實現錯峰上市、讓農戶享受增值收益,蒲江出臺系列政策支持物流快遞企業建設配送終端,建立覆蓋農村“最后一公里”的流通體系。
未來,蒲江縣商務局將聯合其他部門在電子商務園區服務體系完善、政府政策配套、流通渠道暢通、電商企業品牌提升、保障體系完善、電子商務主體隊伍培育、電子商務應用深化及營造電子商務發展良好環境等方面加強改進和完善,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建立蒲江特色的“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體系,形成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蒲江電子商務發展模式,全面建成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造血式扶貧功在千秋2017年,蒲江縣共有相對貧困村10個、精準貧困戶380戶,全部實現脫貧目標。記者了解到,在蒲江縣復興鄉陳壩村,村民按照標準去種植、管理,電商企業以比市場價每斤高0.5~1元的價格收購他們的水果。同時,鼓勵村民從事采摘、分選、打包發貨等工作,在保障產品銷售渠道、價格的基礎上,帶動了當地的就業,促進農民增收。曾經的市級貧困村大興鎮水口村,隨著電商帶動“水口紅”品牌在全國走紅,全村電商企業已達到60家,2017年“水口紅”線上銷售量超過300萬斤,年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1年的6850元上升到了2017年的32500元,增長了3.7倍,全村70%以上村民都擁有私家車。
鶴山街道體泉村殘疾貧困戶楊添財,因先天病無法行走,2015年開始接觸電商,通過電商扶貧培訓,逐漸步入電商創業之路,開設天貓店,實現年銷售額300萬元,不僅父母、親戚幫助選果園、包裝發貨,還長年用工100余人。目前,他已成立自己的公司入駐產業園,年銷售額近4000萬元?!皼]有農村電商,可能我這輩子就找不到自信和方向了?!睏钐碡斦f。楊添財只是蒲江電商發展中的一個縮影。農村電商有效解決了農產品銷售和便民服務的問題,促進了城鄉青年創新創業。同時,農產品標準化促進質量不斷提升,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實現農民持續增收。
值得關注的是,在農村電商快速發展基礎上,蒲江率先構建川藏、川桂農產品營銷版塊,加強區域合作,集聚攀枝花芒果、西昌石榴、安岳檸檬、瀘定水蜜桃及廣西百香果、芒果等10余個品牌到蒲江進行銷售,年銷售總量逾5萬噸,已形成了“買四川賣全國”產供銷網絡,正向“買全球賣全球”邁進。加強與民族地區建立政府、協會、企業之間合作機制,通過向民族地區輸出技術、標準及人才,從民族地區尋找產品幫助銷售,建設合作基地,協助民族地區農產品拓展銷售渠道,有效緩解了民族地區農產品的銷售問題。
目前,蒲江已經形成獨具特色的電商發展之路,成為農村電商發展的標桿,蒲江電子商務發展已經步入新時期。李敏在采訪時表示,作為進藏入滇的咽喉要道,蒲江在農產品空窗期間,將加大引進四川及其他城市的農產品,加強與四川區域的聯動發展與其他城市的橫向合作,依靠蒲江電商平臺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不僅要“買四川,賣全國”,更要賣全球,帶動其他地區實現脫貧致富、鄉村振興。未來,蒲江不僅是農產品上行,蒲江的工業品也要上行。下一步,蒲江將著力打造蒲江農產品總部基地、西南電商全產業鏈基地。
本文暫時沒有評論,來添加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