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8 18:37 151
商務部辦公廳
關于復制推廣城市共同配送試點經驗的通知
商辦流通函[2019]48號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國發﹝2012﹞39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國辦發﹝2011﹞38號),提高城市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2012年至2014年,商務部會同財政部在南京、武漢、廈門、成都等22個城市開展城市共同配送試點。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各地積極探索創新共同配送模式,構建布局合理、運行有序、綠色環保的城市共同配送服務體系,取得了積極成效,形成了5個方面共16條典型經驗?,F就復制推廣試點經驗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可復制推廣的主要內容
(一)完善組織機制。主要包括加強組織領導等方面的做法和經驗。
(二)優化政策環境。主要包括制定發展規劃、完善支持政策、完善標準體系等方面的做法和經驗。
(三)提升管理水平。主要包括便利通行???、推動綠色發展、加強宣傳培訓等方面的做法和經驗。
(四)完善配送網絡。主要包括構建三級配送體系、構建冷鏈物流體系等方面的做法和經驗。
(五)優化配送模式。主要包括物流園區落地模式、連鎖經營統一配送模式、商圈便利店共同配送模式、專業市場商戶共同配送模式、末端資源共享模式、統倉統配模式、信息平臺整合資源模式等方面的做法和經驗。
二、復制推廣工作要求
復制推廣上述典型經驗,對于健全城鄉配送服務體系、提升服務能力、促進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進一步推進《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計劃(2017-2020年)》落實提供經驗借鑒和有力指導。各地要把復制推廣工作作為推進商貿流通發展的重要舉措,并結合本地實際進一步完善城鄉高效配送實施方案和具體舉措,保證經驗推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各地工作推進過程中的創新舉措和好的做法請及時報送我部。
附件:城市共同配送試點典型經驗
商務部辦公廳
2019年2月1日
附件:
城市共同配送試點典型經驗
類型 | 典型經驗 | 地方主要做法及成效 | 代表性地區 |
一、完善工作機制 | (一)加強組織領導 | 成都市將市口岸與物流辦公室升格為市政府組成部門,建立口岸與物流辦公室統一協調、商務等多部門統一規劃、持續推進全領域統一標準和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統一服務的“四統一”工作機制;鄭州市設立市物流與口岸辦公室,將城市共同配送試點納入市商貿物流和對外開放領導小組主要工作,成立由相關企業組成的“城市共同配送聯盟”;廣州市組建廣州市發展現代物流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全市現代物流行業發展工作;南京、南寧、貴陽、???、烏魯木齊、廈門市成立由分管市領導任組長、各相關部門參加的領導小組,建立各司其職、各盡其責、通力配合的工作機制;長春市建立市政府統一領導、市商務局牽頭抓總、市區齊抓共管、各相關部門有機配合的領導體制;青島市建立由分管市長為召集人,22個部門和各區(市)政府共同參與的聯席會議制度。 | 成都、鄭州、廣州、南京、南寧、貴陽、???、烏魯木齊、廈門、長春、青島 |
二、優化政策環境 | (二)制定發展規劃 | 廣州市出臺《現代物流發展布局規劃(2012-2020)》,實現物流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三規合一”,確保規劃落地實施;南京市出臺《城市共同配送專項規劃》;石家莊市出臺《城市共同配送體系建設規劃》;南寧市出臺《區域性國際物流基地建設規劃(2015-2020年)》和《現代物流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5年—2017年)》;蘭州市出臺《商貿物流規劃》;廈門市出臺《城市/城際配送物流發展規劃》、《現代物流業千億產業鏈(群)2014~2018年發展規劃》;襄陽市出臺《現代物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 廣州、南京、石家莊、南寧、蘭州、廈門、襄陽 |
(三)完善支持政策 | 長春市發布《關于支持城市物流共同配送的意見》,在車輛管理、運輸許可、車輛通行、車輛???、稅費優惠、財政補貼、土地保障等方面,對試點企業及在城區、開發區使用標準化配送車輛進行共同配送的物流企業給予支持;南寧市出臺《物流用地公開出讓管理暫行辦法》,設立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市級物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配送中心建設、重點物流項目建設、物流人才培訓、物流標準體系建設以及航空物流業發展;武漢市出臺營改增過渡性扶持政策,出臺《物流園區(中心)新增建設用地計劃管理辦法》,完善用地計劃申報、指標使用、土地供應、跟蹤評估等制度;廈門市將社區物流配送站納入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建設配送末端用房。出臺營改增過渡性扶持政策,支持有條件的物流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認定,享受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東莞市按1:1比例安排配套資金,支持相關項目建設;唐山市探索銀企對接,為試點企業爭取銀行資金支持、增加授信額度。 | 長春、南寧、武漢、廈門、東莞、唐山 | |
(四)完善標準體系 | 成都市發布實施《生鮮農產品城市冷鏈物流技術規范第1部分:果蔬》《生鮮農產品城市冷鏈物流技術規范第2部分:畜禽肉》兩個地方標準;??谑?/b>制定《??谑谐鞘泄餐渌蛙囕v管理規范》等6項地方規范和標準;廈門市編制實施《廈門食品冷鏈系列標準》;太原市制定《城鄉配送圖形標識使用要求》、《城鄉配送管理規范》等地方標準。 | 成都、???、廈門、太原 | |
三、提升管理水平 | (五)便利車輛通行???/p> | 成都市出臺配送車輛通行管理規定,探索標準化集中配送車輛與普通入城貨運車輛增減掛鉤機制,推廣新能源車,建立車輛優先通行與??康木G色通道;貴陽市給予城市配送車輛優先通行權,除早晚高峰和主要擁堵路段,配送貨車白天可入城配送;烏魯木齊市在通行、??康确矫娼o予城市配送車輛優惠政策,在城市大型商業中心以及其他貨物集散地設置城市配送車輛??奎c,為城市配送車輛提供停車位,解決車輛卸貨停放難題;??谑?/b>根據商貿領域配送需求,積極向主管部門協調通行證,探索城市配送車輛通行證發放與績效掛鉤,實施分類管理;廈門市在城市大型商業中心以及其他貨物集散地設置配送車輛??奎c,提供裝卸場地;長春市成立城市配送車隊,統一外觀標識、統一車輛要求、統一車輛調度、統一信息服務、統一通行管理;太原市探索“貨的”模式,借鑒出租車計程打票,實行專用號段,規范管理運營。 | 成都、貴陽、烏魯木齊、???、廈門、長春、太原 |
(六)推動綠色發展 | 成都市出臺支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若干政策,對購置新車給予補貼,加大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優化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等;太原市推廣以新能源車輛為支撐的車聯網應用,堅持使用清潔能源和新能源車輛,統一使用專段號牌、??繄稣?,實現規?;洜I、信息化管理、規范化運作。 | 成都、太原 | |
(七)加強宣傳培訓 | 太原市協調人民網、山西新聞網,山西電視臺、太原電視臺、太原新聞廣播、山西日報、太原日報、太原晚報、科學導報、山西青年報、生活晨報、三晉都市報等媒體多次對試點工作進行報道,提升社會影響力;合肥市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大力宣傳共同配送模式和試點成果,促進全市物流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共同利用。 | 太原、合肥 | |
四、完善配送網絡 | (八)構建三級配送體系 | 南京市建立“物流分撥中心、公共配送中心和末端配送節點”三級網絡,構建市域范圍高效銜接的“1小時城市物流、24小時區域物流、48小時國際物流”三重物流圈;鄭州市以“重點商貿物流園區(物流分撥中心)-公共配送中心-末端配送點”為支撐,形成點面結合、干支銜接、便捷通暢的三級城市配送體系;??谑?/b>依托“一帶雙核三軸”物流發展戰略,規劃建設城市共同配送三級網絡布局。 | 南京、鄭州、???/p> |
(九)構建冷鏈物流體系 | 濰坊市積極構建冷鏈物流體系,開通濰坊至昆明鐵路冷鏈班列;??谑?/b>建設海南羅牛山冷鏈物流園等一批冷鏈物流基地,打造安全、環保、節能、高效的冷鏈物流載體;廈門市以多溫層標準立體化冷庫、全自動貨架、移動式穿梭車、標準托盤等先進設施設備為重點,應用專業冷藏運輸、蓄冷板(棒)、多溫層管理、全程溫濕度監控等先進技術,加快冷鏈物流體系建設,促進冷鏈產業轉型升級;銀川市實施“互聯網+生鮮流動直通車”項目,實現農產品“直采、直通、直銷”,服務民生消費,解決“賣難買貴”問題。 | 濰坊、???、廈門、銀川 | |
五、優化配送模式 | (十)物流園區落地配模式 | 鄭州、蘭州市對物流園區入駐商戶干線支線貨物進行集中、分類,開通定時、定線、定點的貨運公交班車;石家莊市引導企業提升服務功能,統籌社會貨運資源,為干線運輸企業提供“落地”短配服務,降低專線公司的末端配送成本。 | 鄭州、蘭州、石家莊 |
(十一)連鎖經營統一配送模式 | 太原、南京市支持大型連鎖超市優化配送組織方式,提供專業化、網絡化、全流程的物流服務,發展集采分銷、“中央+區域”多級配送、縣鄉協同等統一配送模式;武漢市引導發展連鎖經營多級分撥配送模式、生鮮農產品流通的生態供應鏈模式、醫藥流通的“三級物流體系+智慧化集中配送”模式。 | 太原、南京、武漢 | |
(十二)商圈便利店共同配送模式 | 銀川市指導企業結合快消品代理、經銷的業務優勢,為終端超市、便利店提供同城調撥服務,為小微客戶提供共同配送服務;合肥市推動連鎖超市、賣場、百貨店、食品店等按片區配送;鄭州市在城市公交巴士的基礎上,實施“綠巴計劃”,貨運公交巴士每天定時定班,按照既定線路,對城市物流市場形成全覆蓋;廈門、太原、哈爾濱市推動第三方物流企業將貨物統一配送到各個門店,改變供應商直送門店方式,減少進城車輛,實現配送集約化。 | 銀川、合肥、鄭州、廈門、太原、哈爾濱 | |
(十三)專業市場商戶共同配送模式 | 石家莊、南寧市對農產品、食品批發市場商戶的貨源和服務客戶,進行統一采購運輸、統一配送到門,優化運輸線路,降低貨損率;廣州、長春市推動物流與商貿業融合發展,發展面向專業市場、門店及團體單位的共同配送,提高車輛滿載率。 | 石家莊、南寧、廣州、長春 | |
(十四)末端資源共享模式 | 太原市發揮連鎖便利店網點優勢,推廣“網訂店取”“網購自提”服務,將連鎖便利店打造成全天候實物交付基站,實現一店多能、一店多用;廣州市整合社區便利店、物業、郵政等終端資源,拓展網訂店?。ㄋ停?、前置倉服務,集中送達網購商品;濰坊市打造集便利消費、便民服務功能于一體的末端網絡體系,鼓勵連鎖企業與配送企業、電子商務企業等合作,開展“網訂店取”“網購自提”“網購宅配”等一對多的服務模式;南京、廈門、武漢市整合“末端智能快遞柜”網點,推動智能自助提貨柜“進社區、進院校、進機關、進商圈”,促進便利、安全消費,解決“最后一公里”配送難題。 | 太原、廣州、濰坊、南京、廈門、武漢 | |
(十五)統倉統配模式 | 成都、青島、武漢、長春、濰坊市為上游生產商、供應商及下游經銷商、代理商提供統一倉儲和配送服務,通過系統平臺對接實時共享庫存、銷售等信息,解決傳統流通的多級庫存、重復運輸等問題;合肥市推動實施統倉共配,將倉儲和送貨計費相分離,提高倉儲利用率,加快庫存周轉率,降低倉儲費用。 | 成都、青島、武漢、長春、濰坊、合肥 | |
(十六)信息平臺整合資源模式 | 南京市建設城市共同配送管理平臺,提供包括貨運信息發布、車源信息管理、交易撮合、運輸業務管理、智能調度、信用擔保、融資支持等一體化綜合服務;成都市建設城市配送信息管理平臺,充分發揮信息平臺在城市配送運力調整、交通引導、供給調節和市場服務等方面的作用,實現城市配送車輛通行有序順暢;廈門市重點推進區域性物流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園區公共服務平臺和企業信息化建設,形成多層級信息化服務平臺;濰坊市建立集物流信息查詢、運載實時監測、遠程派單管理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推動貨物運輸需求與車輛運輸服務供給的實時對接,在快速消費品、生鮮食品、藥品、家電等消費領域創新發展共同配送模式。 |
本文暫時沒有評論,來添加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