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1 01:31 163
電子商務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的增長點。特別是在農村地區,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型交易方式,在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解決“三農”問題和實施精準扶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產品電商發展勢頭更加迅猛。因此,我省應把握政策機遇,結合本省實際,借鑒發達地區經驗,狠抓落實工作,更好地將發展農產品電商與扶貧攻堅結合起來,探索出一條具有甘肅特色的電商扶貧之路。
一、開展農產品電商需要政府大力扶持
我省貧困地區農產品生產經營分散,產品競爭力不強,基礎設施較差,實施農產品電商困難重重。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一是政府應通過加強產業發展頂層設計、加大行政推動力度,制定產業扶持政策及考核獎勵辦法,鼓勵相關企業、合作社及創業者參與其中,從而促進貧困地區農產品電商的發展;二是政府應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針對農產品電商和電商扶貧工作,制定相關的指導意見、實施方案、工作細則等綱領性的指導文件,促進農產品電商規范、健康、有序地發展;三是政府應制定一系列的優惠措施吸引阿里、京東、蘇寧等各大電商平臺落地當地農村。貧困地區開展農產品電商的基礎薄弱,經驗不足,人才短缺,依托大型電商平臺不失為一個快速推動的好辦法?!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也指出,“支持電商企業拓展農村業務,加強貧困地區農產品網上銷售平臺建設”。因此,通過與各大電商平臺的合作,力爭借助大平臺的優勢加速電商生態體系的構建。
二、加強農產品的規?;?、標準化、品牌化建設
開展農產品電商首先要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其次要保證農產品適合網上銷售,因此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到農產品的規?;a。目前我省農產品的種植與加工主要以家庭小作坊生產為主,農產品種植規模小,農業產業化經營處于初期階段。缺少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市場競爭能力較弱,不能很好地抵御市場風險。因此,開展農產品電商必須要做到農產品的規?;N植與生產。首先,要引導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轉變經營方式,加強橫向聯合合作,采用聯合經營、統一配送、線上線下融合等形式,開展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與銷售,實現由小規模作坊式的經營模式向規?;髽I經營模式發展;其次,對種植經營條件進一步改善,強化技術設備支撐,重點扶持地方龍頭企業、農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經營大戶,培育國家級、省級、市級產業化龍頭企業,推動農產品生產企業呈現集群式發展,從而實現農產品的規?;N植與生產,滿足網上銷售的特點;第三,支持貧困地區深入挖掘特色農產品品種資源,優化農產品品種和區域布局,做大做強產業規模。鼓勵龍頭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電商企業、大型超市采取“農戶+合作社+企業”等模式,在貧困地區建立生產基地,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提高農產品供給的規?;?、組織化水平,增強農產品持續供給能力。
二是做到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以優質、安全、綠色為導向,加強貧困地區農產品原產地保護,支持開展標準化生產示范,推進標準化體系建設。制定完善生產標準、包裝標準、質量標準、加大標準實施力度,以標準化促進生產規范化。農產品的標準化控制可以從三方面著手:首先是生產過程的標準化控制,尤其是無公害農產品的生產,一定要嚴格控制在國家的監測指標之下,按照國家標準使用農藥、化肥等,嚴格進行管理操作。其次在農產品加工、流通環節,嚴格遵照國家有關農產品的加工標準進行。特別是出口農產品的加工與運轉,一定要嚴格按照國際質量標準體系進行管理控制。在標準實施的過程中應由政府、企業成立專門機構來監督執行。第三,開辟貧困地區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和登記的綠色通道,鼓勵貧困地區制定特色農產品的地方標準,開展標準化生產。
四是注重農產品追溯體系的建立。開展農產品電商農產品質量是關鍵,為了進一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落實生產經營主體責任,增強食用農產品消費信心,應建立完善的農產品溯源體系。首先,應加強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采用二維碼等追溯方式,實現產品質量可追溯;其次,在貧困地區推廣食用農產品安全規范和技術規程,推廣應用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擴大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覆蓋面。加強貧困地區農產品質量監管,強化產地與消費地監管信息共享,協調對接。
三、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加快農村信息網絡的建設與普及。信息網絡建設是開展農產品電商的基礎,有效解決我省貧困地區互聯網的普及率較低的問題,目前可以從大力普及移動互聯網建設開始。作為貧困地區的農村家庭來說電腦的普及率較低,但智能手機的普及率相對較高,因此,當地政府通過與運營商的合作,降低信息使用費,大力普及移動互聯網應用。
二是建立高效的物流配送體系。目前,因為我省貧困地區農產品電商的交易規模較小,各大物流企業的配送網點大多只滲透到縣一級,在鄉鎮和村一級因考慮到成本及盈利的問題大多沒有配送網點,導致農產品配送的“第一公里”及“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沒法得到很好解決,嚴重制約了農產品電商的發展。解決物流配送問題目前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與當地的郵政部門合作,鼓勵郵政部門在貧困鄉村設置網點,擴大配送范圍;其次,通過電商公共服務體系的鄉鎮和村級服務網點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第三,與當地的公交公司合作,拓寬配送的渠道和范圍。
三是強化金融支撐體系。鼓勵和引導各類金融機構以授信、貸款等多種方式參與、支持貧困地區農產品電商的發展。通過發放精準扶貧專項貸款、惠農貸款、婦女小額擔保貸款、未就業大學生創業貸款和設立青年電商發展引導資金等多種形式支持農產品電商發展。
四、強化農村電商人才隊伍建設
一是要通過培訓提高農民的思想意識與電商技能。農產品電商能不能在貧困地區發展起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當地農民對于電子商務的了解、認識和參與能力。應通過一系列的培訓工作,一方面提高農民的素質,使其有市場經濟意識、信息意識、商品生產觀念,自己會選擇種植與市場適銷對路的產品;另一方面,讓農民對電子商務有一定的認知和理解,掌握網上買賣的基本流程。通常,培訓的主要途徑有以下三方面:一是當地的電子商務協會定期舉辦電子商務的培訓班,主要普及電子商務方面的基礎知識、基本操作、基本原理等;二是大學生村官或者當地開辦網店成功的創業者定期對農民進行電子商務方面的知識傳授;三是政府定期免費舉辦一些相應的培訓班,培訓該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此外,鼓勵和支持農民、村干部外出參觀、學習,使他們開闊視野、更新觀念,告別“等、靠、要”的思想,樹立效益意識、市場經濟意識、開拓進取拼搏奮斗意識,以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
二是要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大專院校的電子商務專業的畢業生和進城務工的農村青年到貧困地區就業、創業,推動當地的農產品電商發展。
本文暫時沒有評論,來添加一個吧(●'?'●)